近年來,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、加快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,氫能作為一種低碳、高熱值、來源廣泛的清潔能源已炙手可熱,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紛紛出台政策予以大力支持。我國的氫能產業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方興未艾,已進入快速發展的窗口期,製定出台《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(2021-2035)》(以下簡稱《規劃》)正當其時,將對我國氫能產業持續健康發展起到關鍵引領作用。
長期以來,我國一直擁有規模較大、基礎較好的“氫氣產業”,目前已是世界第一大氫氣生產國,氫氣主要作為化工原料氣體,廣泛應用於石油煉製、合成氨、甲醇等傳統產業,因其易燃易爆的物理化學特性,讓人們更多關注其危險化學品屬性,而對其能源屬性認知不足。從“氫氣”到“氫能”,《規劃》首次將氫定義為一種綠色低碳的二次能源,明確氫是能源轉型的重要載體,這是具有革命意義的裏程碑,需要配套與能源發展相適應的管理機製和技術創新體係。按照《規劃》,可再生能源製氫是主要發展方向,以電解水製氫為基礎的氫電互變技術,為可再生能源儲能提供了新的技術選擇,這也是實現可再生能源規模化開發利用的重要技術路線,將成為氫能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。
一、堅持創新引領、自立自強,以關鍵核心技術和裝備攻關為抓手,點麵結合、以點帶麵,構建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格局;
二、加快建立和完善更加協同高效的氫能創新體係,以需求為導向,帶動產品創新、應用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;
三、深化政產學研用融合創新,打造氫能產業創新支撐平台,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環境;
四、充分利用全球創新資源,積極參與全球氫能技術和產業創新合作。